千江有水千江月,萬里無云萬里天 來源:網絡
佛書《四世因果錄》:
印度阿育王,治齋請天下僧道,眾人皆已來過,唯獨平埒爐尊者延至日落黃昏之時。
王乃問道:「如何你來得這么遲?」
平埒爐回答:「我赴了天下人的筵席。」
阿育王叫奇道:「一人如何赴得天下筵席?」 尊者說:
「這您就不知了!千山同一月,萬戶盡皆春﹔千江有水千江月,萬里無云萬里天。」
北宋元豐三年(1080),普陀山始建普濟寺,位于普陀山白華頂南、靈鷲峰下,時稱寶陀觀音寺,又名前寺。清康熙年間[1662-1722]
重建大殿,易名普濟寺,其牌坊上有一幅楹聯:
有感即通,千江有水千江月;
無機不破,萬里無云萬里天。
有感應立即通達,就好像江里有水,天上有月,只要千江里都有水,千江上便都有月;沒有任何機心不被破除的,就好像天空有云,云上是天,只要萬里天空都無云,那萬里天上便都是青天。虛妄與真實,剎那間,湛然相應,千江有水千江月。
佛家解釋說:月如佛性,千江如眾生,江不分大小,有江就有月,人不分貴賤,有人就有佛性,佛性自在人心,就如月照江水,無所不在,佛性無所不在,道亦無所不在;天如佛心,是本性,是鏡臺,云可看做物欲,是煩惱,是塵埃。萬里無云,便是萬里晴天,物欲煩惱盡去,佛心本性自然展現,塵垢除拭,明鏡自然恢復光明。
人之所以生,是為了追求幸福。宗教存在的意義,在于讓人們在追求幸福受阻時
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希望。 “千江有水千江月,萬里無云萬里天”(摘自宋代《嘉泰普燈靈》,)是兩句表現佛家至高境界的偈語,江不分大小,有水便有月;人不分貴賤,有人便有真靈性。 前一句,月如佛性,千江則如眾生,江不分大小,有水即有月;人不分高低,有人便有佛性。佛性在人心,無所不在;就如月照江水,無所不映。任何一位眾生,只要他有心學佛,他便會有佛性,任何一條江河,只要有了水,他就會有明月。后一句,天空有云,云上是天。只要萬里天空都無云,那么,萬里天上便都是青天。天可看做是佛心,云則是物欲、是煩惱。煩惱、物欲盡去,則佛心本性自然顯現。
千江水月 選自Music Gate專輯《女窺》
揚州慢·淮左名都
作者:姜夔
原文:
淳熙丙申至日,予過維揚。夜雪初霽,薺麥彌望。入其城,則四顧蕭條,寒水自碧,暮色漸起,戍角悲吟。予懷愴然,感慨今昔,因自度此曲。千巖老人以為有“黍離”之悲也。
淮左名都,竹西佳處,解鞍少駐初程。過春風十里。盡薺麥青青。自胡馬窺江去后,廢池喬木,猶厭言兵。漸黃昏,清角吹寒。都在空城。
杜郎俊賞,算而今、重到須驚。縱豆蔻詞工,青樓夢好,難賦深情。二十四橋仍在,波心蕩、冷月無聲。念橋邊紅藥,年年知為誰生。
淮古遺殤 by 變奏的理想
東山花燈路是日本的一條街,上面這幅圖就是這條街的夜景,感覺很唯美,古香古色的建筑在燈光映射下感覺很唯美。
【音樂暢想】
第一遍聽這首曲子的時候,腦海里浮現出來的是陽光灑在一大片的花海上,迎面撲鼻而來的花香,與心愛的人徜徉在花海中,共同沐浴陽光,共賞花海美景。